發布時間:2025-03-27瀏覽次數:0
全國人大代表丁雪梅:讓更多“新”聲直通人民大會堂
本文轉載自《江門發布》公眾號
從中山大學無機化學博士到突破國外技術壁壘的科研先鋒,帶領團隊攻克LED熒光粉的“卡脖子”難題;從實驗室的“追光者”到人民大會堂的“建言者”,連續在全國兩會上聚焦科技創新、人才發展等主題高質量建言……她就是全國人大代表、江門市科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深研發工程師丁雪梅。
扎根江門10多年來,丁雪梅實現從科研工作者到產業攻堅者、再到國家政策建言者的三重跨越。她的故事,映射著江門科技工作者扎根實業、服務國家的時代縮影。肩負全國兩會精神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使命,乘借全省全市大力推進“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東風,擔當人大代表和科研人才雙重身份的丁雪梅履職熱情更加高漲、盡責舞臺更加廣闊。
科研實驗室里的“追光者”
2013年,剛博士畢業的丁雪梅來到中國僑都——廣東江門,入職稀土發光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江門市科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江門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丁雪梅有著扎實的專業基礎,她取得了中山大學無機化學專業博士學位,碩博期間跟隨導師專注于稀土發光材料研究。
剛入職時,丁雪梅面臨著從學術環境到企業研發場景的巨大轉變。“在學校時,只需專注于做實驗、寫論文,但在企業需要多方溝通協調,盡可能滿足市場需求。”丁雪梅坦言,與學校實驗室里的數據產出不同,企業技術研發必須參與產品生產的全過程,從原料選擇到與客戶技術對接都需要跟進。
為了盡快適應研發工作,丁雪梅主動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生產工藝,與采購團隊共同篩選供應商,跟隨銷售團隊拜訪客戶,了解終端產品的痛點,不斷將工作實際與理論知識相結合,找準企業研發的路子。從“學術思維”到“產業思維”的轉變中,丁雪梅展現出極強的學習力和行動力。
入職后,丁雪梅主要從事稀土三基色熒光粉研發工作,這是她的專業領域。隨著研發和管理經驗不斷積累,丁雪梅很快成長為技術骨干。“我帶領團隊研發的三基色熒光粉、紫外熒光粉等多項產品突破國外技術壁壘,解決了發光亮度低、熱穩定性差等行業痛點問題,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國產化替代,部分產品獲得國際大客戶認可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為我國稀土發光材料行業的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丁雪梅自豪地說。
丁雪梅(右)帶領團隊突破了國外技術壁壘,解決了一系列“卡脖子”難題。高玥茵 攝
在科恒實業的前10年,丁雪梅參與了兩代稀土發光材料的研發。第一代發光材料三基色熒光粉主要應用于日光燈管(節能燈),她所在的科恒實業長期以來是節能燈發光材料行業的“隱形冠軍”。后來,以第二代稀土發光材料LED熒光粉為核心器件的LED燈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早期LED熒光粉的合成技術主要由日本等國家掌握,國內高品質的LED熒光粉產品主要依靠進口,價格昂貴。“2019年起,我們團隊開展深入鉆研、攻克技術難關,逐漸在LED熒光粉研發上取得突破,多種產品品質達到行業領先水平。”丁雪梅表示,隨著她們研發的LED熒光粉光效性能逐步提升,科恒實業LED熒光粉的市場占有率逐年攀升,躍居行業第二。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科恒實業決定進軍鋰電正極材料領域。丁雪梅再次被委以重任,調任鋰電材料事業部。正極材料研發是全新的挑戰,但丁雪梅充滿信心:“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江門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更是為企業和個人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空間和無限可能。”
丁雪梅與同事交流工作。高玥茵 攝
做好“百萬英才匯南粵”的“代言人”
丁雪梅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來源于她提建議的“天賦”。
日常工作生活中,丁雪梅除了深耕自己的科研領域外,也關注到科研工作者所面臨的問題、當前科技型企業遭遇的困境,于是積極在各類場合為科研工作者發聲。
2021年9月,我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修訂草案)開展意見征集。“我受邀參加全國人大常委會江海基層立法聯系點的意見征集座談會,提到關于高校科研成果轉化與實際應用缺乏有效途徑和激勵機制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該建議最終被采納。”丁雪梅說。
從稀土發光材料領域的“追光者”轉型為新能源賽道的“攀登者”,再到2023年1月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丁雪梅開始在更廣闊舞臺上為科技工作者發聲,以更宏大的視角審視科技創新生態。
2023年全國兩會,丁雪梅圍繞支持民營企業自主創新、釋放生育潛能、優化基礎教育階段教師隊伍性別結構等與自身工作、生活和當地發展密切相關的問題,領銜提交了4項建議。2024年全國兩會,丁雪梅領銜提出了規范道路交通事故中營運損失費等間接損失保險賠付責任、支持中小微企業實現VOC合規排放、加強對粵港澳大灣區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支持3項建議。2025年全國兩會,丁雪梅再次向大會領銜提交加快新能源產業國家標準建設、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法規政策體系和修改競業限制相關法律法規3項建議。這些年來,丁雪梅所提交的建議均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的積極回應,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江門代表智慧。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我已經參加過3次全國兩會了,每次參會都是一次成長,不僅在深入調研中用腳步丈量出一份份建議,更在一次次建言中深刻反映社情民意,當好黨和國家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丁雪梅表示,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是她履職的重中之重,她每年都會開展宣講活動,把全國兩會精神帶到企業、社區、機關等,推動全國兩會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時強調,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今年全省全市大力推進“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吸納更多高校畢業生和各類人才來粵來江就業創業。
從國家到地方,讓人才有用武之地的號召擲地有聲,引發丁雪梅的強烈共鳴,作為“過來人”的她,將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做好“百萬英才匯南粵”的“代言人”,推動“百萬英才匯僑都”落地開花。“在我看來,教育要為科技和人才提供重要支撐,江門有多所大中專院校,在學科設計上首先要結合市場和人才需求,其次是教育的過程要注重實踐,另外要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為推動江門的產業發展培養更多優秀人才。”丁雪梅表示,接下來,她將更多關注教育、科技、人才相關主題,深入調研,形成更切合實際、更接地氣的建議提交給全國人大,助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
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從技術員到人大代表,丁雪梅奮進在“春天里”,為科技創新與人才發展奔走發聲,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江門科技工作者的擔當作為。